• 1997年第12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几种典型心脑血管疾病血液滞后环及其数学表征

      1997, 12(3):129-133.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33.

      摘要 (25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几种典型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滞后环同正常人的进行了对比。并采用新型5参数时变性本构方程确切描述了这些滞后环曲线,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曲线吻合良好。定量揭示其中包含的粘弹性和触变性,获得了各种典型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粘弹性指标和触变性指标。同正常人相比,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粘弹性指标较高,而触变性指标较差,结果合理。从而为利用动态血流变特性进行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辅助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 自体静脉移植术后24周血管的轴向及环向应力应变关系

      1997, 12(3):134-137.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37.

      摘要 (2308) HTML (0) PDF 0.00 Byte (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自体移植静脉的应力应变关系,将狗股静脉移植于股动脉,术后六个月切取移植静脉进行轴向及环向的单轴拉伸实验,并和正常股静脉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轴向移植静脉及正常静脉的应力—应变关系可表示为:T=C_1(e~(α_1(λ-1))-1)(T<10KPa)和T=C_2e~(α_2(λ-1))-β(T≥10KPa),环向应力—应变关系可表示为:T=C_3(e~(α_3(λ-1))-1)。移植术后的静脉与正常静脉相比,轴向和环向静脉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向左移,移植术后血管管壁组织结构的刚度比正常静脉的大,比如,移植静脉和正常静脉轴向的α_2(mean±SD)的值分别为:34.06±7.30和19.21±2.35;环向的α_3(mean±SD)的值分别为:55.76±20.16和27.56±2.82。这显示了移植血管管壁组织在术后硬化的特性,同时移植术后血管轴向及环向方向上α值的变化不同表明移植血管的力学性质变化为各向异性的。

    • 从股骨横截面CT片获取股骨纵向剖面轮廓

      1997, 12(3):138-142.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42.

      摘要 (238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股骨横截面CT片精确求取股骨纵截面轮廓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应的算法程序。与利用X射线获得股骨纵截面X光片轮廓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首先,该方法利用了CT片比X光片包含更多信息的特点,可在同一观察方向获得不同剖切深度位置的多个平行剖面轮廓图,突破了用X光片在一个观察方向只能得到一个轮廓视图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X光片受股骨结构投影关系的影响,用X光片反映的股骨纵截面很难区分在观察(投影)方向各局部轮廓的前后关系。因而,远没有用本文提供的方法从CT片求得的股骨纵截面轮廓准确。本文的方法可为人工关节假体与股骨髓腔在纵向的最优贴合提供结构设计参考。

    • 自体移植静脉管径选取的力学分析

      1997, 12(3):143-148.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48.

      摘要 (2392)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管径选择是自体静脉移植术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以自体静脉移植于动脉后,在动脉血压下,移植静脉与宿主动脉内径一致为目标,考虑到血管轴向伸长率和血压对血管管径、壁厚和压力—管径关系的影响,通过力学分析研究了自体移植静脉管径的选取方法。应用兔股动、静脉的测量数据,经过计算可知,血管轴向伸长率和血管管径对移植静脉管径的选取都有一定影响。

    • 前屈型压缩性损伤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1997, 12(3):149-151.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51.

      摘要 (228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试前屈型压缩损伤对腰椎节段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在7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上,截取T12至L1的脊柱标本,通过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和双平面立体测量术的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分析了前屈型压缩破坏前后,该节段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状态下的运动范围。损伤后所有椎体的前高和后高均有所下降低,前屈型压缩破坏后两个节段的前屈运动范围有显著性增大,L1至L2节段间的左旋运动范围有显著性增大,该型损伤对左右侧弯的运动范围无显著性影响。前屈型压缩损伤导致腰椎节段间部分运动失稳。

    • 髋关节表面置换改良杯的生物力学评价

      1997, 12(3):152-155.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55.

      摘要 (23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远期的松动率比全髋关节置换术高,且头杯的松动率较臼杯为高。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具备一些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所没有的优点,如:能保留健康的股骨颈,且尚有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余地。我们设计了新型的三翼头杯和杆栓杯,简称TC和BC。其中心杆使头杯与残存股骨颈一体化,使假体与残存骨质成为完整受力体系,均匀分散杯下应力。实验采用压力应变值和最大破坏扭矩来评价新头杯与传统头杯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显示,TC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有希望为临床提供一个较理想的头杯。

    • 卵巢切除对椎体骨力学强度的影响研究

      1997, 12(3):156-160.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60.

      摘要 (20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个月龄SD雌性大鼠64只,平均体重180~240g,作双侧卵巢切除(OVX组)和假手术(Sham-O组):术后第1,3,5,7月取L2椎体。另职新生24~72小时雌性SD鼠48只,丝线结扎切除双前肢及尾根部,建立双后肢大鼠模型。3月时再同法分OVX及Sham-O组,术后第2,5,7月时分别处死动物切取L2椎体,在测量椎体几何形态后进行垂直压缩试验,结果显示:OVX组椎体平均高度减低(P<0.05),椎体上端前后缘变大(P<0.05),OVX组1月时椎体载荷及能承受的应力等均已明显下降(P<0.01),7月时降至低值。双后肢大鼠组:力学测试显示各阶段OVX组力学强度明显下降,各力学参数呈现较正常应力组为高的趋势,可能与双后肢站立后椎体承受的应力增加有关。椎体力学强度的减低,以致即便是较小的创伤亦具有极高的骨折危险性。

    • 中国健康人两项血液流变学参考值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1997, 12(3):161-165.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65.

      摘要 (23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制定中国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了中国226个单位测定的22707例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312个单位测定的15608例健康中老年女性的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并对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在逐渐的减小,而健康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在逐渐的增大,相关性都很显著。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二个一元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海拔高度,就可以用这二个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成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温氏法)和健康中老年女性红细胞压积参考值(温氏法)。

    • 胫骨密质骨哈佛氏系统及孔隙度沿径向分布的研究

      1997, 12(3):165-169.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69.

      摘要 (23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骨的微观结构与骨的力学性能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本文对牛和人的胫骨骨干密质骨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应用扫描电镜观测胫骨横断面的微观结构,得到哈佛氏系统沿径向分布的规律;应用图象处理系统测试与计算胫骨横断面上的孔隙度,得到孔隙度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并根据得到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动态足底压应力测试分析及骨科临床应用

      1997, 12(3):170-174.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74.

      摘要 (2313)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足底压应力成象技术,设计制作玻璃全反射足底压力成像装置,实验拟合压力图象灰度与压力函数关系,采用视频图象计算机处理分析的方式,动态采集、分析一个步态周期全过程的足底压力分布及变化规律,在骨科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术后供趾足功能改变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早期肌力平衡手术远期疗效研究中,取得对手术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的结果。

    •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1997, 12(3):175-178.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78.

      摘要 (2238)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迄今为止,尽管医学界对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尚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椎间盘在生化方面的退变以及由于过载而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最早开展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是航天航空领域,他们为了制定飞行员弹射救生设备、飞行速度规范,做了大量椎间盘破坏试验、冲击试验,以确定人体耐受的极限值。近几年来对椎间盘生物力学的研究更趋活跃并有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 坚强钢板内固定及去固定后骨结构和应力的变化

      1997, 12(3):179-183.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83.

      摘要 (21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正>使用内固定治疗骨折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86年,Hansmann就报告了应用接骨板治疗骨折的新方法。以后,Lambotle(1909),Sherman(1912)以及Lana(1914)也陆续进行了报道。但只是在无菌技术开展以后,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材料和人体组织的相容性提高,以及手术操作的日益完善,内固定方法和材料也有了很大改进。

    • 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试验与临床应用

      1997, 12(3):184-189.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89.

      摘要 (2251)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院研制的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能广泛应用于股骨干稳定与不稳定骨折,且具有动力稳定性。本生物力学试验采用七具男新鲜湿润尸体股骨,使用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固定,与国外GK钉比较,并与国内广泛采用的梅花钉比较。结果表明其极限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均高于GK钉与梅花钉。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型交锁加压髓内钉经临床应用三十余例证明疗效显著,无生物应力遮挡作用,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特点。

    •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1997, 12(3):190-193. DOI: 10.3871/j.1004-7220.1997.3.193.

      摘要 (23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自行研究设计的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预先采用6具成人尸体的L3—S3骨骼做成椎弓崩裂并滑脱模型,采用临床Ⅰ型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固定,在每片钢板上粘贴6片电阻应变片,进行中心和偏心加载试验,同时进行了弯矩和扭矩试验,在586微机上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求出了线性方程及线性相关系数r,中心和偏心加载达到900N未出现钢板松动,扭矩和弯矩在833N·cm和666.4N·cm以内左右钢板的应力点应力呈线性增长。表明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并滑脱手术操作简便、复位充分、固定可靠、稳定性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关闭